Russell Glacier:近距離感受冰川的壯麗
翻過山坡,遇見羅素冰川
我們從 Ice Cap Point 660 簡單健行結束後,原路折返(畢竟也只有一條路),準備前往羅素冰川(Russell Glacier)。導遊 Chris 把車停在小山腰,然後就一派輕鬆地往上坡走去,手還插著口袋,最扯的是,他竟然穿著「皮鞋」……😅 反觀我,才走沒幾步就開始氣喘吁吁,這坡度還真不簡單。邊爬坡邊回頭看了一眼,藉著看美景偷懶休息,發現整片冰蝕湖美得不像話,遠方湖面上還飄著一層薄薄的浮冰。
雖然媽媽我走得很累,但爸爸跟小童倒是健步如飛,緊緊跟著導遊,很好,台灣代表不能輸!😂 好不容易翻過山頭,遠遠就能看到 Russell Glacier,光是這個距離就讓人開始期待。
終於,千辛萬苦(其實大概就走個 40 分鐘左右)抵達觀景點,這裡可以近距離欣賞羅素冰川,但還是不能太靠近,因為 Russell Glacier 屬於較活躍的冰川,尤其是夏天,冰川崩落的機率很高,掉入水中的冰塊會濺起巨大的波浪,可能會有危險。我們才剛站定位,就聽到「轟!」的一聲,轉頭一看,剛崩落的冰塊累積在底部,透出經過多年擠壓後形成的淡藍色光澤,真的很壯觀!
這裡還看到了一頂小帳篷,不知道是哪位勇者在這裡紮營。導遊 Chris 說,選這個地方露營不是個好主意,因為距離河面太近,冰川崩落時可能會掀起波浪,把帳篷捲走,危險性高。
來這裡拍照有個小技巧,就是彼此之間保持距離,利用長焦鏡頭拍攝,這樣可以壓縮景深,讓人和冰川的比例看起來更震撼(如下圖)。我ㄤ和小童遠遠地走在前面,長焦拍起來就更能凸顯冰川的壯闊,以及人類的渺小。
此外,Russell Glacier 是個觀察冰川紋理的好地方,簡直像一堂冰川地質課。導遊 Chris 指著冰川側面的紋路,說這些是一年又一年累積下來的痕跡:冬天下雪形成一層冰,夏天融雪時混入砂石,又到了冬天,新的冰層再覆蓋上去,年復一年…… 而且,由於冬季降雪量大,雪的重量會壓縮地表,讓格陵蘭的海拔在冬天時稍微下降,這點還是蠻有趣的!
Chris 本身是丹麥人,2002 年開始在格陵蘭 Kangerlussuaq 工作,20 多年來,親眼見證了氣候變遷對冰川的影響。他說,現在的冰川高度,早已比不上當年。聽著他的話,我忍不住想,如果有一天,小童長大後再回來,這片冰川還會存在嗎?還是已經變成另一種景象?

踏上格陵蘭看到冰蓋,冰川等等景色,會深深感受到,在我們追求舒適便利生活的同時也代表著許多事物被犧牲,「景物依舊,人事已非」,這句話大概再也不適用,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是「人事依舊,景物已非」。
這次來格陵蘭,不是什麼環保啟發之旅,也沒有偉大的理想,只是我們深知氣候變遷雖然可以減緩,卻很難逆轉。所以,趁著景色還在,帶小童來看看。
0 留言